1、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。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
2、明岁秋风知再会,暂时分手莫相思。——曹雪芹《残菊》
3、这首边塞词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,爱国激情,浓重乡思,兼而有之,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。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,气氛的渲染,婉曲地传达出来。
4、秋到边城角声哀,烽火照高台。悲歌击筑,凭高酹酒,此兴悠哉!
5、兰有秀兮菊有芳,怀佳人兮不能忘。——刘彻《秋风辞》
6、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--------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》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-------------唐·王绩《野望》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--------唐·李白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---------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红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.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-----唐·杜牧《秋夕》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-----------宋·范仲淹《苏幕遮》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---------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撒盐空中差可拟,未若柳絮因风起---------晋·谢道蕴《咏雪联句》燕山雪花大如席,纷纷吹落轩辕台----------唐·李白《北风行》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7、秋雨,秋雨,一半因风吹去。
8、秋风,舞动高妙的指挥棒,时疾时徐,时轻时重,游刃有余地调和着这秋之声的大合唱!秋季与春季相比虽然气温比较相似,但是少了那种偶尔剌骨的寒意,更多的是有了一种能平息浮躁的温情与柔软。秋雨霏霏,让树叶瑟瑟发抖,那曾经给我们带来收获的树木,在风雨的摧残下,留下孤独的树枝。
9、何处秋风至?萧萧送雁群.朝来入庭树,孤客最先闻.
10、《秋登宣城谢眺北楼》(唐)李白江城如画里,山晓望晴空。雨水夹明镜,双桥落彩虹。
11、诗写深秋月夜景色,不作静态描写,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。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,深秋已至。次句言月华澄明,天穹高迥。三四句写超凡神女,争美竞妍。诗以想像为主,意境清幽空灵,冷艳绝俗。
12、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,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,扣住“秋天”这特定的节令特点,描绘江上的秋色,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。
13、莫怪独吟秋思苦,比君校近二毛年。《初秋》唐·孟浩然不觉初秋夜渐长,清风习习重凄凉。
14、苏诗把那些“悲秋伤春”的诗人眼中最为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意和诗意,于此也可见他旷达开朗、不同寻常的性情和胸襟。真是浅语遥情,耐人寻味。
15、此时瞻白兔,直欲数秋毫。——杜甫《八月十五夜月二首》
16、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《中秋月》唐·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,添愁益恨绕天涯。
17、萧飒凉风与衰鬓,谁教计会一时秋?《秋思》唐·白居易夕照红于烧,晴空碧胜蓝。兽形云不弓势月初三。
18、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19、——阎选《河传·秋雨》